小狐狸精之绿宝石盒子

你在这,看我;我在这,无视的被看

走向“贫民”化的中国

这60多年中国最大的变化就是所谓文化的失去与道德的失去。

1980年代初与现在有什么不一样?1930年出生的人,在1980年才50岁,他们中虽然文盲比例高,但是,他们的人生观教育是在一个大家庭中完成的。中国的宗法社会,一大家子,从小做规矩,无论家族兴或衰,总是要受到各种传承百年的规矩。那么做事的底线,道德的底线,是从小看在眼里的。小的从站、坐的姿态,大的从对师长的应对,都是会从小主动或被动的教。他们不是生活在价值观的真空中。

而1980年代后成长的非常多的人,因为父母外出务农,因为1949年后解体的大家族,因为教育目标的本质变化(彻底的应试教育),导致了价值观的真空。也就是哪怕“诚实不欺”这样一个基本的人生要求,也只是书面的认知,而在自小到大的成长体系里,没有训练。

一个正常的小孩子,“诚实不欺”,是要在撒谎后受到严厉惩罚或者产生严重后果,才会明白,并成为世界观的一个信条或底线。而没有这种经历的人,诚实不欺,仅仅是一种选项。这种选项是随时可以被他划掉,以至于在现实生活中违背这一项的时候,他不会有内心不安。


城市化进程本来是一个长周期的项目,少说一百年,长则2-3百年。当大批在文化、教育等各方面综合素质低于社会平均素质的人群,一下子进驻城市、城市迅速扩张,那么可想而知,少则几百年,长则几千年一个城市的文化、传统是会被消灭的。

美国的城市化跟中国完全没有类比性。南京城随便去城墙边找块砖,历史都要比美国的国家历史长。它的同质化城市,与中国各地特色分明的城市完全两码事。

在1980年代人口结构基础上的迅速城市化,最后就是“贫民”化。我在南京,在苏州越来越强的感觉是,这不是一个都市,这是个巨大的乡镇。拥挤、破落、无序。因为我有1980-1990年代对这些城市深刻的记忆,所以我才会下这样的结论。

当然,对我来说,这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。我反正只是个过客。

然而,人的无力在于,你只能眼睁睁的,看很多很多东西彻底消失,看一群群根本没有经历过的人,在那里想象或涂抹历史。



评论
热度(21)
  1. 共1人收藏了此文字
只展示最近三个月数据

© 小狐狸精之绿宝石盒子 | Powered by LOFT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