小狐狸精之绿宝石盒子

你在这,看我;我在这,无视的被看

化学物质

比如荷尔蒙,如果荷尔蒙比较多,那么我们对异性的兴趣会比较强。这个时候,如果恰恰是个多才多艺的人,诗歌小说,层出不穷。甚至盎然兴致,赚钱,赢天下。

诸如此类的,酒,茶,咖啡,烟等等。细分一点,各种食品多少也有这样的功能。

现在科学发达了,能厘清那些物质的作用,比如咖啡因。比如尼古丁。

再进一步,曾经海洛因,也是作为一种药物与刺激物来广泛使用的。在化学物质的驱动下,人类是会改变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。

比如麦角酸,当年欧洲很流行。

这句话可以好好读一下,思考一下。

“在化学物质的驱动下,人类是会改变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。”

一个山区的孩子,一个亚马逊森林的孩子,一个上海长宁的孩子,一个上海闸北(闸北都成了历史了)的孩子,抛开知识与家境,抛开DNA的区别,他们对世界的看法,比如乐观、悲观,贪婪、大方.......有多少是跟体内微小的化学物质的区别有关呢?

写到这,聪明的朋友应该能理解很多了。

那有没有一种状态,是标准的,正常的呢?

或者,怎么去定义标准的,正常的?如果一个缺乏某种物质为多数的人群,看一个不缺乏某种物质的人,谁是正常的?假设寿命啊,体能啊,这些指标都一样,甚至前者更好一点?

再比如血糖,这是个常见的生化指标。它对人的情绪、思维有着直接的作用。不同的基因,它的耐受范围和日常需求会有变化。但我们的科学还没发展到,我们能完整描述,并监控它针对个体的最佳量。

很可能我们有生之年,无法去了解各种化学物质对人的“影响”。

我们读书,吃饭,约会,听音乐,看演出,种种的生活,无非是想办法去让我们的大脑“快乐”“兴奋”“乐观”。吸毒可以有类似的效果,但是副作用太大,而且不易控制。之所以提倡其他活动,比如听音乐、运动,无非是边际效应更好一点,除了开心,身体得到锻炼..........


写到这,不知道能不能理解的更多一点了?


假设我们的人生,说到底,是生物化学的分布与反应,那么?这事情有没有一点恐怖?

再假设,我们有没有一种独立在这些化学物质之外的东西?

比如思考,思考是有角度和立场的,如果化学物质影响了我们的角度立场,以及思考能力,那么康德所为的纯粹理性,还有存在的必要和可能吗?

写到这里,是不是可以慢慢去理解,佛也好,道也好,提出的空与无的概念了?当然,这些概念,不只是用这样的方式去了解的。

但,至少,我们有没有可能去寻求一种更独立,更彻底的东西呢?

化学物质如此,读书、经验交流、社会环境等等,其实也类似。这些人类行为,会刺激特定的大脑区域,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与动力。所以有催眠,也有头脑风暴。

佛教有戒定慧这样一个渠道,戒,说白了,无非是就是从日常生活入手,让人(不只是大脑),最少限度的不受环境的影响。定,让身体(包括大脑),进入到一种更独立的,不受影响的,甚至能影响周围的状态。慧,是从思维开始,引导人,进入到前两者。 这当然是对戒定慧很粗俗的解释和理解。

但,这终究是个渠道。


人生可以寻求很多东西,肉体的满足,内心的满足,世俗的满足。从根本上看,它们之间没有本质的区别。都是人类的行动罢了。但,有没有没有偏差与更永恒的存在呢?


好了,现在,不管你有没有学过佛,至少,可以开始明白,佛学要做点什么事情了。


评论(7)
热度(23)

© 小狐狸精之绿宝石盒子 | Powered by LOFTER